运营、增长、团队,的16个思考记录

运营、增长、团队,的16个思考记录-传播蛙

独立思考是难得的品质,也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事。平时我会把思考记录随手写在微博(@韩叙HanXu)上,年底回顾2018全年,选16条共享出来。

 

01

想想,你开了一个小饭馆,什么最重要?是不是把新来的客人都伺候好,让他们以后常来,让他们带朋友来,对吧。所以,一个app也是同样的道理,先把新用户伺候好吧。具体怎么做呢,看他们从哪来(就知道有什么用户特征),给他们最好的服务(内容、价格补贴等资源倾斜),勾引他们做出更多事(互动、分享、登录等行为)。

举几个新用户留存的案例:

1.买车之后,4S店会时不时打电话告诉你,有各种优惠的保养维护活动,他们希望车主买完车也可以经常回来消费,优惠活动就是理由。

2.我出完书之后,还会有编辑约我出书。虽然我早已枯竭了,但对于大海捞针的编辑来说,写过书的人再写第二本的概率,远大于从零写第一本的。

3.新开张的饭店,在你第一次光顾之后,会发一张优惠券,下次来可以打折。

4.去拳馆学打拳,负责体验课的教练很热情耐心,能力也高于平均水平。保证让你体验一次之后感觉很爽,想交钱报名学下去。

快速获取新用户有很多办法,渠道投放、活动拉新、口碑带来自然量等,或多或少,都是会有一些的。老用户持续活跃,拼的是产品价值和品质,是做好这个产品的基础。

但新用户留存就不一样了,如果做不好,获取来的新用户都流失了,获取阶段做的再好也没用,花的钱也都会浪费;产品品质再好,也需要过了新用户留存这个阶段,流入老用户大池,才能体验到。

 

02

AARRR里最后一个是推荐,或者叫自传播。这个环节里能做的事不多,前提是要产品先做好,然后为用户传播提供介质就可以了。简单的说,用户想发个朋友圈微博,想讨论这样的口口相传,总要有个话题吧,总要有个东西可以拍个照片吧,总要能让用户觉得有趣好玩吧,这就是在这个环节要做的事。

去年腾讯公益的一元购画活动,能爆出来的原因,就是提供给用户了一个传播的介质:一幅画。

03

目前出来吵吵「用户增长」的,大概有这几类人:1.搞咨询的,不一定自己干成过,但可以收费指导你干;2.照搬国外增长案例,比如Uber、Dropbox,但放在国内基本没用;3.认为H5裂变就是用户增长的全部;4.少部分真正在做但也没做好的人,比如我。真正有成功案例又出来说的人,是非常少的。

和张亮聊有关用户增长的书。为什么有一本书我俩都觉得很好,但卖的却不好。原因是:国内对用户增长的理解,只是拉新或者独立的某个小技巧。而这本书是系统的讲了用户增长的方法论和实践技巧,并没有重点写很多拉新的案例或黑科技技巧,读起来不那么爽。但实际上,那些案例和技巧看了也没用,根本无法复制,只是你看的时候爽而已。国外的案例更没用。

理论上说,真要学习或研究用户增长,应该是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因为增长是另外一种工作思路和做事方式,说这是噱头的人肯定是外行没做过瞎逼逼的。但也不能把增长就定义成拉新获客,这就太狭隘了。

但为什么只是拉新获客各种国外案例的书卖的好呢,因为切中需求,大家不知道怎么获客,而且这种书看着特别爽,让人觉得有很多可以尝试的方法,对未来一个月的工作充满希望。虽然是扯淡吧,但需求是实际存在的。

04

说一个增长秘籍之前,先讲个案例。我的减肥大业一直不见成效,体重数据一直很稳定。

于是我想到一招,数据马上有了改观:换了一个体重秤。。。所以我说的增长秘籍就是,查一下你的数据统计有没有问题。

05

为什么要做活动?突然觉得这个问题很多人没想清楚过,包括我。做活动,肯定会带来短期收益,比如GMV或用户活跃度提升。电商类产品,促销活动就是常态,是带来新客或老客活跃的重要手段,并且要通过从不间断的一次次活动,去达成最终的目标。这就是电商或O2O产品的玩法,也算说得过去。

那社交或内容型产品呢,为什么做活动?从促活角度来讲,很难持续,后续的留存和这个活动本身的关联不会太大,所以没啥实际的作用。除非是特定的、有明确需求的情况,做活动是有价值的,比如通过活动,吸引一批kol入驻,或者带来一堆相对基础的内容等等。

因此,很多场景下的活动运营,都没啥实际的作用,长线来看收益很小。但绝大部分公司都会持续做,我觉得还是没想太清楚,只是被短期收益所吸引,再加上不懂。

我觉得活动运营的价值,在于用简单的形式去探索和试错,是在产品化之前做的事。一旦明确收益,就可以产品化了,可以常态的形式存在了。

06

我就问,有几个做产品运营的人每天深度玩自己的产品,玩到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特熟?我们是不是都拿着配置最好的手机,在网络最好的条件下,时不时地打开自己app看看,心想:没问题啊!但有没有想过去体验不同机型,不同网络环境,不同使用场景,不同操作路径,分别是什么感受?

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和用户交朋友聊聊天?对,你会说我的用户量级大,我的用户太low或太专业,我不认识用户,我有用研的调查问卷,等等理由。那么,请你不要吃产品运营这碗饭好吗?

你家开饭馆,厨子做菜给客人吃,难道你不会坐下来和客人伺机聊两句,听听对方的感受?难道你只是看看每天的账本就算完事?你当然不会这么做,但为什么你做产品运营就可以当大爷的看看数据统计,看看用户问卷结论就算完工呢?和人直接沟通获得的信息、感受,从而给你带来判断决策,这才是牢靠的,这是数字无法带给你的。

一直没觉得最好产品运营有啥秘籍绝招,能把上面这些最基本的做好可以吗?

07

前两天和我的编辑老师聊天,说到为什么有的书会火,发现道理和做产品差不多。一本书会不会火,提前很难预知,而且就算已经火了,作者和编辑也很难说清楚具体什么原因。

但火了的东西,大家都喜欢追捧,更希望听到你是因为策划或者营销做得好,所以书卖的好。于是有些编辑就开始吹牛逼,从最终结论去「倒推」成功的原因。当然,听起来无论如何都是很合理的。

做产品也是一样。一个产品火,与先发优势、团队基因、渠道玩法、运气等等都有关系。但大家就他妈希望听到这个产品的老大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做好产品的体验。

大家听到这样的结论以后,都会频频点头,好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一样。然后自己做产品的时候,也去追求所谓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狗屁真理,发现还是做不起来。

这种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有这个下场纯属活该。对,哪怕我也做不起来什么,我也觉得这样的人活该,因为不思考。

真正有独立思考能力,对某个领域有独立认知的创业者才有可能成功。虽然外人视角会觉得他们做的事「不就是XXX」这样的句式,但本质的东西其实是看不到,也看不懂的。

比如思维简单的人会觉得某个产品之所以能做起来,就是因为在做用户下沉,一定做了哪些功能和推广,做了哪些群,哪些刷墙什么的。拿着自己对下沉粗浅的理解去揣测别人,实际上人家可能就没想做下沉,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再加上先发优势、团队基因等,最后结果变成了下沉这样的效果。

这时候再去学人家,就可笑了。也比如,有的人在分析网易H5做得好,是有哪些方法技巧等,说的很有道理似的,回去自己也想做个刷屏爆款出来,根本没戏。

那更不只是几个策划技巧的问题,而是公司的文化和基因带来的,别的公司很难做到的。

怎么能把一个产品做好,我不知道,没啥特别拿的出手的成功经验。但我觉得要做好,不是看别的产品怎么做,不是只盯着现有数据情况,而是要有决策,主观决策,主观的。否则要人干嘛,否则你就别想做出好产品,凑合做一个算了。

08

思考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摸清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指标去衡量,再去行达成策略或路径。应该绝大多数的问题都能这样思考,但需要对这个工具理解足够深,可以活学活用。

日常工作的思考源头和视角都比较低,大多都是想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或者快速决策一些紧急但没那么重要的事。周末就可以喘息一下,把平时没时间思考的大方向问题,从源头梳理一下,重新审视过去一周做的事,方向和重点对不对,下周是否需要调整。具体方法,我会设置一两个核心问题,把思路逐步、穷尽的列出,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也可以选择读书或看视频分享,不会直接解决你的问题,但可以引发思考。

09

席间,一位朋友说在过去几年通过某种贷款方式,接连倒腾了几套房产,赚了不少。听到这事,有几位朋友眼红的要死,感叹为什么自己没想到过,错失机会太可惜。

我就一直低头吃饭,没有太在意过这件事。不是我不在乎钱,能挣到钱当然好,那位倒腾房子的朋友当然是很厉害,但我知道我干不了这事,没这个本事,就不会去跟风花精力去研究。你想,现在能公开说的方法,肯定已经不好用了,否则谁还会告诉你。

我认为自己更擅长长线系统的玩法,蹭热点、H5裂变这样的方式,我向来是不感兴趣,也没感觉。我看很多地方已经把这些看做是「用户增长」,有点搞笑,让我想起我看过一封简历,说自己负责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增长体系,如提升关注数和阅读量。

真没必要因为用户增长这个概念火,就都往上蹭,如果不恰当就显得很业余很搞笑。我认为用户增长是一个工作方式,一种思维模式,并不是一个锦囊妙计,一招致敌人于死地的武功。

什么火就蹭什么,就包装什么,势必会神化一些概念,也让业内更浮躁。更重要的是,让没有分辨是非能力的新人困惑,甚至误导。短期有人靠卖这个概念挣钱了,但都是投机者。

10

宅着做不了好产品。季琦说他都是自己到各地去看店,看物业,看多了就有感觉了,这不是能思考出来的。他对酒店体验的研究很细致,比如他说有款电视电源处闪出的蓝光,在关灯后很刺眼,影响客人休息,但这事再白天查房时看不出来。

再比如他说在做无人前台酒店,因为客人可能并不想面对前台或帮领行李的服务员,因为客人很想早点去休息,或者心情不好,或者在想一件开心的事,和服务员的接触会影响这些情绪,是没必要的。这些体验都很细节,却又很合理。

最早一代互联网老板都是极客范儿的,懒得社交懒得出门那种,靠技术天份资本时机等把企业做大,比如李彦宏马化腾张朝阳等。现在时代早变了,不管多大的老板,都得冲在业务第一线,这样才能找到行业趋势的感觉,才能体会用户的感受,才能把握企业命脉。

我自己之前在猫眼电影的时候,就经常去电影院去感受用户的体验过程,尤其是在用心感受和观察身边的人,在走出电影院时的状态,讨论的内容等,明白了我们产品想切入用户这个场景,就要抓住用户想寻求共鸣的诉求,这是一种情感宣泄,或感人或愤怒或低落或嗨爆,都需要找到一个宣泄出口。哪怕身边有伴侣,都无法达到这个效果,于是产品就有了直击用户内心的机会。

11

在7月初制定了下半年的个人计划,就是套用了工作上拆解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先有一个方向性的愿景,就十几个字的一句话;再拆解,类似A=B+C;接着拆,B=b1+b2、C=c1+c2。这些b1、c1的,就是具体行动项,要有明确的时间、数量等,总之要明确可以界定和执行。

按照这个做了3个月,把遇到的所有问题全部都列出来,不管哪方面,只要是自己的,都算。数了数,一共11个,包括工作方式、团队管理、个人生活等等。然后再逐一列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拿着列出的「解决方案」回头再看一下之前的个人计划,发现居然和b1、c1这样的具体行动项是吻合的,只是需要微调标准就可以了。

这就可以印证,我的个人计划的框架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我所遇到的问题;还能说明,我的执行还是不错的,遇到的问题都是在大方向上。

计划每个月都review一次,不需要制定太久远的,缩短时间,多调整就好。个人计划里都是隐私,没办法写出来,理解上可能有点困难。

12

有的畅销书称不上是知识,有的课程没有实质帮助,有的保健品并不能保健。但这些买卖都可以做的不错,为什么?

因为人们的焦虑。

比起焦虑,是不是知识,有没有帮助,能不能保健,都不重要,自己干了就行,焦虑就释放了。

越来越让人恐慌的是,我们这波互联网从业者,离自己的用户越来越远。

倒推十几年,互联网用户与从业者高度重合,做产品的人基本上能代表或者试着理解自己的用户,至少相差没那么大。

而现在,人手一个智能手机,也不用那么担心流量,整个网民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已不再是互联网从业者能代表的那个群体。从城市分布、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别。

说到本质,就是网民结构的重构,产生了在碎片时间消遣的需求,这也是近几年kill time类产品DAU暴增的重要原因。

13

发自内心的反思。最近我们上线了一个公益线上活动,挺希望能持续对产品数据有拉动作用,这里面是什么逻辑不重要。

昨天和朋友聊天,她就在玩这个公益活动。活动刚上线时,朋友问过我,这个公益是怎么落地的。我说和一个叫麦田的公益机构,她又问怎么合作的,我说不知道,同事在负责。当时也没当回事。

昨天再和这个朋友聊天时,她说她一直在做公益,比如每个月都会捐钱给一个机构,有闲暇时间了就很想去做更多公益活动。我当时告诉她我们在和麦田合作之后,她自己查了一下,确实有这个机构,也确实有具体这个公益项目,所以她就开始每天参与我们那个活动。从一个不怎么活跃的用户,变成了一个日活用户。

朋友还告诉我,她查了我们这个活动上要捐赠的每一本书,想核实这个是不是真的认真在做公益,因为她见过很多打着公益旗号,但实际上并没有公益心的活动。

她告诉我说,我们的活动里要捐的那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适合0-3岁的孩子看的,但我们公益项目里要捐赠的学校里,并没有幼儿园,那这本0-3岁的书是捐给谁呢?还有一本书,网上评价很不好,很多家长反馈不适合给孩子看。为什么会这样,她提出了这个质疑。(后来我发现,我的同事在第一时间处理了这个问题)

我当时一下子就顿悟了,这可是我们的活动啊,这是我们开会讨论了无数次方案,改过很多版交互、视觉的方案,几经周折申请下来的公益预算,这些都是我们做的。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位朋友说的这些,我们的关注点根本不在公益上!我们脑子里想的只是留存、UV、参与用户数、投入产出比。

但如果我们真想把这个活动做好,那就真要打动关注公益的用户,这样才真正能吸引用户参与,打出品牌,提升产品数据。可惜我们并没有这么想,脑子里全是产品数据。我总在说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但我自己完全没做到!真是羞耻!

朋友告诉我这件事以后,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恍然大悟,直到晚上睡觉前,都在回味。

知易行难,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能被世俗淹没,不要被KPI绑架,努力做一些更美好的事。

14

六年前我刚入职百度,管一个小团队。正赶上一位员工要离职,去一家创业公司。简单几天的接触,我发现这位员工的能力并不出众,大概就是比核心用户专业一个档次,也没做出过明显属于自己的成绩,但离职时摆出一副胜出者的姿态,感觉自己混出来了。也有几位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员工很羡慕,毕竟人家要去“创业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事的舆论导向有点哭笑不得,但也不好说什么。

前几天,我偶然间收到了这位同事的简历,发现他的履历平平,没有再在大平台工作过,也没在小公司做出名堂,有点可惜,不如在百度踏实深造一下再出去,当时太急了。

想说,去创业公司不代表去创业,别有意混淆概念迷惑自己,去创业公司仍然是打工,这点和在大公司是一样的,除非你自己就是创业公司合伙人。

还有,有些创业公司挖大公司的员工,其中一个目的是给投资人看,自己创业团队是来自BAT什么的。而且很多时候挖不到核心员工,只能退而求其次。作为员工,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清晰的认识,否则在错误的时机做出错误的选择,就可惜了。

15

看了本讲管理的烂书,反思自己这些方面做的不好。首先,正面反馈不够,和自己性格有关;其次,沟通还是少,时间管理是另外一个问题;再次,目标管理不清晰,执行不彻底;最后,还是没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特长。

还有几点团队管理的思考:

1.管理是先管人再管事,尽力找到合适的人,然后想方设法的压榨他们的创造力和执行力。愿景、使命、价值观。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关注少数核心的事,参与到细节讨论。不必多,但可以足够深入,可以保证团队对细节的关注度,也容易发现问题,以点带面。

在业务上,要重点关注大方向,关注行业走势,关注竞品情况。多深度交流,也是产品的品牌推广,也容易吸引更好的人才。

2.管理就是压榨别人,说难听点就是这样,但具体怎么压榨,给人的感受和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真正豁达、体恤员工的管理者很难得,他们能让员工舒服,但又丝毫不影响压榨的效果。

而那些三句话不离让你干活的管理者是狭隘的,难成大器。比如,国庆假期,你就让员工踏实玩。对于好的员工来说,这也是充电、开阔视野、调整自我、补充知识的机会,这是让员工更强大的过程,可以反作用于工作的,你是受益的。

为什么管理者会有豁达和狭隘的区别,这就和这个人的心胸、见识、性格、个人素质有关,是个人的问题。

3.并不是说,团队管理者就是超级nice,对大家一团和气,不做优胜劣汰,不会遇到人才流失,这是两回事,是不同的问题。该干的人,就要果断干掉,否则就是对公司,对团队其他成员的不负责任。

4.别相信那些在社交网络上装逼的管理者,比如我。在社交网络上这些人都说的很好,好像自己的团队战斗力特强,又特别和谐,每个员工都很快乐。其实你去问一线员工,一样是槽点多多,只是管理者喜欢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出好的一面,或者自己有问题,自己都不知道。

5.看了篇文章说,睡眠不足会影响领导力,非常认同。当团队领导者不能以一个积极、乐观、充满斗志的状态出现在团队面前时,也会影响大家的情绪和信心,甚至会带来负能量。所以,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个看起来「快撑不住」的领导者,是很难获取大家的支持和信任的。

16

我之前发微博问,总监需要什么素质。以下是一位朋友给我写的,说的很好:

你在微博问总监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想起来昨天看的那个一战的片子,总监的位置跟一个部队的中尉很像。是需要带士兵去前线打仗,带领部队守卫一片阵地,要实时观察周围的情况,对敌军的任何信息都有超强的洞察力和高效的决断。打仗的时候,知道哪个位置放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人适合培养成专业的兵种。哪个位置是关键位置绝对不能掉链子。哪里有漏洞,中尉有能力补上去,没人了请求支援。还要不停鼓舞士气,高效的下指令。自己受伤了也绝不表现出惧怕,以免动摇军心。然后还要不停的跟上级沟通、协调。

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通信兵,当时没有传输设备,完全是人肉来传达,我就想,应该找一个跑得快的来,但是,并不是,是一个跑得不快,但是,执行力很强,很专注,有点一根筋的那种感觉,使命必达的那种人,要是我,肯定就放一个跑的最快的了,做不了总监 哈哈哈。

最后,附上2018年我的个人数据:

读了28本书,瘦了19斤(去年胖了10斤),15次公开的经验分享,写了10篇公众号文章(不够月经贴的频率,那12万粉丝等苦了),知识星球累计792人(付费圈子,高价值),知乎粉丝累计1.9W(没怎么正经回答过问题),微博粉丝累计1.3W(微博懒得运营我,粉丝少)。

文/运营狗工作日记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