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

"对方正在输入……"聊天框蹦出两个字。

"对方正在输入……"聊天框继续蹦出三个字。

五条消息之后,终于收到了完整的一句话。

每天待在社交媒体上,不断输入和输出消息的你我,应该都不会对这种聊天方式——把一句话拆成多条消息发送——感到陌生。

当数亿人都日渐习惯了线上交流这样一种沟通方式,整个过程中也生发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比如此前讨论过的语言通货膨胀、表情包泛滥、标点符号的不规范使用等。

除此之外,"碎片化表达"也是一种普遍的交流现象。在网上聊天时,许多用户,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一句话分好几条信息发送,甚至一个字、一个标点也要单独占一条信息。这放在过去按条计价的短信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本期全媒派关注社交媒体聊天中碎片表达的有趣现象,分析背后的成因和传播特点。

网络聊天里的语言碎片

一句话分成不同段语句的碎片拼接,并非诞生于社交网络。

回忆一下中学时候读到的现代诗《雨巷》,那首"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也是类似的形式。不过,今天网上交流中的碎片,显然不是像诗句跨行一样出于文学表达和诗韵美的需要。

今天的跨行消息,大多是这样:对话框顶部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但收到的是不断蹦出来的几个字的消息。

常见的场景如:午休后,拿起手机一看,对话框里是朋友发来的几十条未读,赶紧打开,爬楼读完之后,发现其实只讲了三句完整的话。

这种情况,在你的聊天记录中大概常能见到。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和社交媒体的生长,语言的碎片化表达越来越普遍,这种"碎片",并非一句句完整消息的轰炸,而是把一句话分成几条消息,分别发送出去。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八条消息后还是不知道到底遇到了谁

这种碎片化表达是许多人网上聊天时的习惯,但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大多出现在特定的交流对象和场景中。

比如,对着熟悉的亲朋好友,在聊及日常话题的时候,可能更容易随意地把一句话拆开发出去;而在工作交流等更正式的场景中,类似表达的频率大概会下降很多。

和朋友聊天,对一些更活泼和轻松的话题,比如追星看剧、分享逸闻趣事的时候,你们的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哪个追星女孩不曾感叹一声哥哥好帅

而在一些正式的工作场合,或是同老师、长辈交流时,你更可能提前编辑好消息,字斟句酌一番,才把消息发出去。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和老师对话时总是恨不得把所有话都塞进一条消息里

当然,除了对象和场景,碎片化的语言也是社交媒体的特殊属性滋养起来的。

现在常用的社交软件,在诞生之初也是碎片化表达的典型场所,更多承担辅助性的社交功能。而随着技术和环境的更迭,社交媒体逐渐演变成主要的社交工具,甚至超过线下的交流,也就承载了更深层的交流需要。

这时,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中,碎片化的表达可以帮助强调情绪,成为情感的放大镜。比如在和朋友聊起学业烦恼时,可能是这样的: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绝望感溢出屏幕

在类似的特殊语境中,跨消息组成的一句话,能加强场景中说话者的特殊心情,烘托特定的氛围。

总之,对于越来越普遍的碎片化表达,一些人视为正常的表达习惯,它简单没压力、又不失趣味。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作不恰当的交流方式,认为这加重了信息过载的压力,让人离"好好说话"又远了一步。而更多时候,它是没有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隐形现象。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知乎上也对这个问题有过讨论。图片来源:知乎

一句话为什么要分几条消息发送?

媒介渠道变化的影响

在知乎相关问题的回答中,有网友表示:"被短信折磨过的人(就是我)用微信这种聊天软件的时候自然就喜欢分开发。"

这个回答揭示了一个可以理解碎片化表达的背景——媒介渠道的变化降低了交流的成本。

在前社交媒体时代,人们通过短信、写信、邮件等方式来克服无法线下交流的阻碍,但这些方式大多都从不同侧面框限了表达的方式:一条短信和五条短信对应不同的成本,邮件有固定的格式,写信的程序就更加繁琐,要花时间写好、寄出,再等待回复。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占主导的情况,结束了"寸字寸金"的沟通时代,人们得以从克制审慎的交流中解放出来。于是,一句话分成几条消息发,或许是一种对远程沟通的"报复性消费",也是新媒介渠道中的新交流方式。

适应线上社交传播场景

碎片化的交流,也是对线上传播场景的适应。在线下面对面聊天的场景中,除了说出口的话,对方的语气、表情、神态和眼神,都可以同时传递出的有效信息,这些都是线上空间中很难做到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碎片的话语能够一定程度起到加强语气的效果,传递出文字以外的信息,调节聊天的氛围。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一条过长的消息不免让人觉得收到了一篇小作文

更具体来看,一句话的切割也不是随意完成的,常常分成形容词、名词、代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等不同的碎片,各自对应不同的意思。要素的拆分让不同语言碎片独立出来,可以帮助对方get到说话的重点。

比如,当"我超级xxx!"变成"我""超级""xxx""!",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中,后者似乎更明显地传递出话里的情绪特征。

除此之外,碎片化的表达也和社交媒体交流的即时性特性相适应。在即时通讯软件里,保持在场状态,让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到达,是交流的普遍需要。

因此,不加标点符号、输入法带来的错别字、不撤回、在第二行进行更正,都是即时交流中的普遍现象。而发三五字的短句,一行一行排列,降低了编辑和修改的难度,也是对即时性特征的一种"迎合"。[1]

成为线上交流的话语符号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中提到,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社交媒体中的沟通是符号互动的过程,而语言符号是当中最重要的一类呈现。从符号的角度来看,"把一句话分成多条消息"的信息传递形式,也是理解其涵义和意义的一个角度。

相较于成段成句的长消息,短句消息的符号是更直接的简单表达。长句子看起来需要更多注意力和精力,而短句更容易理解,每一条都传递清晰的涵义,能够减轻交流的压力和负担。

从这个角度来看,被切分为块的一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符号——和语音、表情包符号等一样,承接了线上表达的需要,发挥不同的传播功能。

这种符号还有内容本身之外的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调节聊天氛围、加强语气和强调、迎合即时性,还有在聊天中保持话语的一致性,甚至抢夺注意力的效果。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要和朋友说一件重要的事情,但还在聊天框里疯狂打字编辑的时候,话题已经被朋友转移到了新的事情上,或者是你的朋友已经等不及,先退出了聊天界面。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如果你和你的朋友都很喜欢发短句,那你们的聊天可能会因为多线程而趋于混乱

于是,为了克服线上聊天时这种"交流错位",不如在聊天时先发制人,把消息拆开发送。拆开的话语符号传递了信息本身,也让对方保持在接受讯息的状态,间接维持讨论话题的稳定。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交媒体上,这或许的确是个能够保证交流顺畅和及时的方法。

碎片化世界里的一块拼图

从更广的范围来看,社交媒体中聊天的碎片化表达,可以被视为碎片化的一个具体表征。

碎片化,是当代数字生活中一个老生常谈也真实存在的传播特征,它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共同生长起来,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媒介渠道还有话语表达。

社交媒体是碎片化信息的重要土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构建的虚拟空间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在微信聊天(尤其是群聊)中,讨论参与者的行为接近于一种"广场表达",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表达,因此话语表达往往是离散的、弥漫的。[3]

弥散的表达在这里无处不在,从以前的"不明觉厉"等词到如今"yyds"等缩写,人们似乎总是倾向于用最少的话语来传递意思,习惯用特殊的符号建构共同独特的话语空间。

习惯了无处不在的碎片化之后,对于把一句话拆分成几条消息,人们的神经或许也就没那么敏感了,也自然无意识地接受和使用了这种方式——碎片是吧,再熟悉不过了。

碎片化表达,促进传播还是阻碍传播?

长期以来,对于把一句话拆分成多条消息的表达方式,人们的态度褒贬不一。

习惯的人把这作为一种给线上交流减压的方式,给聊天增添几分轻松和趣味,也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不过,也有反对的态度认为,一条变多条的消息,至少在数量上加重了信息负担,还消解了本就破碎的语言表达。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线上社交时代的表达碎片化-传播蛙

对这种行为的不同看法。图片来源:知乎

对社交媒体的态度、语言使用的习惯等因素,都影响了人们的不同判断。但至少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习惯似乎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嵌入了我们的日常交流,变得普遍常见。

回到原点,聊天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碎片表达也有两种可能的指向。

一种是积极的——碎片化的表达能够帮助双方在线上交流中更轻松、高效地理解信息。在信息过载的社交媒体网络中,这不失为一种自我可控的小小解压方式。

另一种是相反的指向,即碎片的消息可能阻碍了信息传播,造成误解,反而降低了效率。

如何理解这种误解?

一方面,"一句话分成多条消息发送"的行为并不为所有人习惯和接受。所以当这种消息出现在不合时宜的场合——比如正式的群聊里、工作中,或是面对一个对交流规范很重视的交流对象,可能意外造成了对方对自己的印象减分,即便这并不是你的真实形象。

另一方面,被分散开的语言本身也可能造成误解。在零散的词句中,话语的先后顺序容易混乱,逻辑也更可能不通。等到聊天框对面的人把这些碎片组合后理解清楚,可能耗费的是比完整打出一段话更多的精力。

当然,社交媒体也并非一成不变,其本身的一些功能也在直接/间接地帮助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比如现在被频繁使用的微信"引用"功能,就能让人在繁琐的消息里对标到重点。在面对多个碎片拼成的一句话时,接受的人也更容易抓住一个符号去回应。

总之,这种"一句话分成多条消息"的微观现象,也是我们跳出既定框架去审视社交媒体和自我表达的一个视角。而不论对此报以怎样的态度,那些成句的、或是片段的语言符号里,其实都是人与人寻求沟通和连接的需要。

至少,我们共同的期待都是一个更为高效、友好、让人不那么头大的交流空间。

作者:yuri

来源:全媒派(quanmeipai)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