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人是什么意思?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容器人是什么意思?-传播蛙

概念

"容器人"是日本传播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描述现代人的形象时提出的。"容器人"是指在现代的大众传播环境尤其是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他们是孤立的,封闭的。他们为了打破这种孤独的状态也希望与别人接触,但是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并没有内心世界的交流,因为他们并不希望对方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保持一定的距离成了人际交往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指出,这个平坦的世界是个人电脑、光缆、工作流程软件的综合产物,再看看动漫的盛行把人类想象力提升的高度,我们也许就不会惊讶为什么会出现"容器人"一说。可以说,前者全球化的触角代表了人类沟通模式的一种根本改变,而后者想象力的呈现则代表了一种价值理念的彻底颠覆。电子化在沟通方式、地域、时间上的突破也引发了心理底线的突破、真理的颠覆甚至价值的归零。

具体介绍

"容器人"是"电视人"的一种说法,还有所谓的"单面人"、"感觉人"、"片断人"等。在印刷媒介时代,人接受信息是主动性的,而在大众传媒时代,人接受信息是被动性的,尤其是在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媒介时代,因为电视的传播方式是单向性的,人就像是"罐状"的容器一样接受信息,其特点是"与外界隔绝",人与人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交流。

同时观看电视的人,仅仅 20分钟以后,绝大部分人的脑电波显示了凯特·默迪所谓的a波——或称沉睡形式,这就导致容器人,像杰里·查特曼所说的,观看电视的沉醉或催眠性质:"我感到沉沉欲睡,大脑疲劳,像一个生活单调的人,麻痹、隔绝,电视使我的脑子迟钝得多了,我的孩子们看起来像怪人。"(凯特·默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12页,11页)"容器人"是从电视中确定了顺从和反抗的模式,他们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到行为方式都来源于电视,无法应付实际生活的千变万化。

特征

在这种时代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容器人的心理浓缩了强烈的后现代烙印,这种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是拒绝客观和拒绝事实。他们很难把信仰投入到既有的社会价值信念中,所以越来越关注自我,相信自己的感觉,在自我的感觉中寻找价值;

第二是追求与他人的差异。这意味着他们为了让自己不淹没在泛滥的信息符号中,不断地追求独树一帜的自我,在标新立异中体现价值;

第三是看重彼此平等的沟通。任何带有权威、说教乃至威胁的言论,都会引发他们敬而远之的防备心理,转而活在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意志的虚拟世界。

表现

1、狂热迷恋各种电子产品,有极强的更新换代愿望。

2、严重依赖即时通讯软件,如QQ、MSN、SKYPE等,习惯"手谈"而非"口谈"。

3、宁可发短信也不打电话,拇指异常发达。

4、崇拜品牌,狂迷各种LOGO,如KFC、STARBUCKS、HAGENDAZS等,符号化生存。

5、热爱物质生活,凡生活目标皆与物质理想的实现有关。

6、习惯"一个人"的状态,无论做什么事都是独自一人。

7、喜欢波鞋、T恤,戴棒球帽,一切以自在舒服为最重要。

8、狂迷便利店,在那里几乎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如各种微波食品、奶制品等。

9、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与人交流,却喜欢在网络上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10、总是戴着耳机,眼睛向下看,我的生活与你无关——这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社会影响

如今的我们,如同进入了一个封闭的透明的玻璃容器里,我们看得到对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悲、一言、一行,偏偏却无法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

每当我们尝试进入对方内心的时候,听到的只是两个玻璃容器碰撞的声音,如果我们用的力气稍大一些,结果只能是粉碎,你碰碎我,或我碰碎你。

这,就是容器人时代——我们看得到,却永远走不进去。

复盘几年高校里发生的种种悲剧,以及社会上一件件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我们或许会蓦然惊醒,原来,我们已经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容器人。我们,其实从不缺乏与人进行心灵碰撞的欲望,但遗憾的是我们忘记了一件事儿:走入别人内心之前,我们要先走出那个玻璃容器。

在电脑、游戏出现后,"容器人"也就从电视媒介,转换为电脑人和游戏人。虽然电脑、MP3、游戏较之于电视是一种双向性的。但他们整天沉溺于其中,头脑中只有电子媒介所显示的赛博空间和拟态环境中,而忘却了社会现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自由、感觉,往往会失去理性、逻辑的思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媒介有点类似使人产生心理依赖和精神麻木的麻醉品,人类的自在性、独特性消失了,一切都按照媒介所提供的标准在进行生活,甚至互动、体验、游戏的方式也是如此。

 

分析

从社会学角度看,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

为什么媒介的发展壮大使得原本活跃于社会的人不"社会"了呢?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是不是说虚拟社会将完全取代现实社会?可是,人作为社会动物,首先是生存于现实社会之中的。那么,传媒作为一种现实社会的有力工具,为什么只传播虚拟社会的幻象呢?既然今天已经有了无数个"容器人",那媒介为何不在虚拟社会这个"容器"中鼓励人们帮助人们勇敢地更好地生活于现实社会呢?

媒介的出现,是为了丰富人们的思想,而不是把人的思想框定起来。如果媒介真的使人回归真实,在真实的状态中更有驾驭地享受媒介,那么对媒介自身而言,其社会效益也是不言而喻的。

归根到底,媒介的力量再大,甚至即使被称作"第四势力",但媒介毕竟是现实社会的工具,终究还要生存于现实社会之中,所以必须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

关爱

iPhone、iPad等电子设备掀起的触屏风潮,让不少"零零后"在拇指的滑动下快速长大。这些"触屏一代"沉浸于虚拟的世界里,成了新一代的"容器人"。5岁以下的低龄孩子,迷恋电子产品后出现各类问题的病例明显增多。教育专家呼吁,减少孩子的触屏时间,让他们亲近自然,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在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与外界隔绝,成为 "容器人",导致人们的思维比较跳跃,思考变得碎片化。我们成了透明而精致的容器,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言行举止、辉煌发展,却无法和对方达成心灵的默契、温情的信任。长久生活在虚拟环境,更容易造成人格孤僻封闭、情感冷漠、自以为是,更容易形成一种相互不兼容、难兼容的内在碰撞和对抗。

不少孩子包括大学生的人格狭隘现象屡现,比如同寝室的同学相互不信任,还有诸多暴戾公共事件,给家庭和个体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太重视分数,忽略了感情和社会交往,注定会埋下诸多发展隐患。不妨从以下方面努力改善。

其一,让孩子多走进大自然,少些"电子崇拜"。大自然是一个充满神奇和妙趣的世界,融入其中,不仅得到身心放松,更能让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感知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在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考察中,芬兰儿童的读写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数学和自然科学名列前五,这得益于芬兰把大量花在课堂上的时间转移到自然环境中来。比如给孩子泥土以及各种工具,让孩子自己种植;让孩子找一个隐蔽的场所,将废纸板放在泥土上,过一两天来看有多少小生物在这个废纸板下安家;和孩子一起玩泥巴、捉泥鳅、听林间鸟鸣等。孩子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了,就不再一味依赖电子产品,"容器人"就能减少很多。

其二,多一些温情和亲情养育。当下,很多人因为工作忙,将带孩子的工作交给了保姆、祖辈。他人代养可以养育孩子,却无法提供父母亲情。有这样一个实验,将幼小的猕猴和母猴隔开,结果发现,这些缺乏母爱的猴子长大后,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

在教育过程中,单纯注重分数是不够的,还要将孩子的情感需要、心理需要、陪伴需要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亲子教育、亲子关系等,给孩子更多生活陪伴、情感交流和人格尊重,更多精神温暖和拥抱。企业和教育机构应该多建立一些社区、街道幼儿园和学校,为家庭团聚提供方便。祖辈们也应该尽可能放开手,让儿女自己养活下一代。"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此,"容器人"也就会减少很多。让孩子得到和谐发展。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