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名词解释

传播心理学名词解释-传播蛙

传播心理学名词解释

传播心理学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在 美国首先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美国实验 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Hovland,C.I., 1912一1961)和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勒 温是传播心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传播 心理学主要研究传播者的心理条件、 信息接受者(受传者或受众)心理、传播渠道(主要包括言语传播渠道和非言语传播渠道)的心理作用以及有效传播策略的选择,等等。

传播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级交叉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扬弃现代西方心理学的5种理论,即神经生物论、行为主义论、精神分析论、人本主义论和认知论并依据这些理论分析我国传播领域中传者和受者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传播心理学从理论上有助于推动我国传播学向纵深(深入到人的心理领域)发展和心理学的广度延伸(传播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从实践上看研究传者和受者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既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传播队伍的素质,也有利于按照受众的认识规律进行宣传工作,这对于推动我国传播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受众研究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横贯传播学与应用传播学诸学科方向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受众研究既是传播活动的决策依据,也是衡量传播效果的尺度来源,它的量化形态还是媒介与广告市场的通用货币。以受众理论为指导,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所进行的受众调查,如视听率调查、阅读率调查等及其分析本身,也成为媒介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趋势

传播心理学研究从随意性向规范性迈进。现 在的传播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已经不再是某个个体和某个院校自己的个别行为了,而是将其纳入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计划之中,并且有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法律保障其实施,并且研究者有了一系列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团体和组织,保障其活动的顺利展开。主要表现在:一是新闻心理学的教学已经正式纳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分类的序列之中。二是传播心理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三是不定期的举行全国性的传播心理研讨会。虽然我国的传播心理学在这20多年里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关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目前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处于前学科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播心理学正在努力的向着独立学科的方向迈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世纪90年代的传播心理学研究顺应媒介市场的要求,不仅将触角深入到广告、影视等领域,而且还直接为处于传媒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服务。如对中央台的《大风车》、《夕阳红》等栏目做的内容分析并对北京六区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行对应性研究等。今后应该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力度,使这门学科更好的为传播实践服务。

知识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发展

传播心理学研究队伍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这个队伍的每个成员都具有传播学以及心理学之中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知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的传播心理学研究队伍中成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传播心里研究的不断发展这个结构已经悄然的开始变化。我国的传播研究队伍的学科背景日益丰富,包括了哲学、统计学、新闻学、心理学等。并且这支研究队伍不断向高学历、年轻化发展。
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向发展

定性研究是指"以逻辑为主,以某个理论为依据,推导很多理论,属于直观式研究。"因此,定性研究缺乏实证研究的客观条件和知识经验。传播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理应综合传播学以及心理学的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当前的关于传播心理研究的论文中,根据不完全统计,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论文占据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应是传播心理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