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触发的两个关键词

营销即传播。互联网传播的内容有三个基本概念需要梳理:UGC、PGC、OGC。

这三个兄弟在内容里面翻云覆雨,交错出现,共同形成传播内容的主体!当然,现在还有UGC和PGC杂交的PUGC。

UGC是草根(普通消费者)创造,PGC是专业创作,OGC是职业创作。PUGC是伪装成UGC的PGC。找到传播的梗时,PUGC是UGC,找不到的时候,就是PGC。

PGC、OGC都属于花钱就可以搞来的,只有UGC是不喜欢孔方兄的,不花钱能成,花钱了反而有可能不成!

所以,不花钱的往往成就IP,花钱的反而最难!

UGC触发的两个关键词-传播蛙

UGC的标准解释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原创内容,即用户将自己创作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分享。

UGC的特点

一是用户主导。UGC强调用户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创作并分享各种形式的内容。

二是内容多样化。UGC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进行创作。

三是社交性强。UGC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交性,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内容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四是数量众多。UGC门槛较低,参与性强,真实多样接地气!一般来说热点出现后会出现大量UGC内容模仿跟进。

五是当前UGC的传播主战场是抖音。互联网传播战场,从微博到腾讯,再到拼音,目前抖音是传播的主战场。

说了这么多,估计很多人听的云里雾里!那就通俗版做个普及。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UGC的名字叫口碑,是消费者之间的内容传递。这个时候,消费者肉体和精神都在线下,口碑成了衡量品牌的指标,但是口碑就像云雾缭绕,抓不住,摸不着,不好量化和追溯。

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引起人们的口碑,就出现了广告!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收音机、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出现。广告成了触发口碑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PC时代来临,论坛、贴吧、评论里面成了线上口碑(UGC)的重要阵地。这个时候线上口碑慢慢成为一个衡量品牌的重要指标!

互联网移动时代到来,尤其是自媒体时代到来,人们的注意力开始线上转移,UGC开始推动和成就一个品牌!线下口碑和线上口碑(UGC)并存。

互联网时代的UGC可以量化,可以追溯,可以触发。可以量变到质变,可以和UGC、PGC、OGC并存而形成线上认知,从而影响品牌!

UGC是基于自媒体时代的产物,所以内容创作不受厂家影响,自由表达,真实反应。

UGC是人们的自由表达,可以在自媒体任何平台发生。和品牌不一样的是:品牌大多穿着西服领带正襟危坐,大量品牌以新闻联播体和消费者沟通甚至教育。

而UGC则自由活泼,可以正儿八经,也可以离经叛道。自媒体甚至有自己的网感和语言体系。

以抖音为例,UGC的组成基本是有博主(一般是几十几百个粉丝普通消费者)、内容(视频文字音乐)组成。抖音后台根据完播率、点赞、评论、转发、收藏等指标给予赛马式的流量池跨栏,一级级的跨越,直至最高级全站推荐。

对于品牌商而言,UGC的触发最好是产品触发。消费者以分享产品的内容形式发布作品,跑出流量。这就考验品牌商对于互联网的网感和对于兴趣电商的理解!传统货架电商和传统品牌设计基本无感:互联网不传播广告,传播情绪、兴趣、IP!

所以,无数厂家折戟在这个地方,触发不了UGC就卖不动,卖不动就上手段:促销折价投流买流量……

于是一步踏进泥潭,越是挣扎越没有机会!

UGC触发的两个关键词

1、IP。关于IP的定义有很多种,IP是流量触发的载体和内容制造机,我理解的是自有IP和公有IP。自有IP需要长期积累,例如于东来、雷军…….

公有IP有众多,基本特点是有流量基数,在抖音播放量基本是几十几百亿为基础的。例如:金星啤酒的信阳毛尖IP、茉莉花IP。

IP不同于品牌,IP要么自带流量,要么就能输出和制造流量,流量触发UGC,众多UGC汇集成传播量能。

2、梗。梗是UGC达到一定量级后容易出现的一种UGC共识,是内容传播的模因,就像病毒里面的基因一样容易引起共鸣、情绪和模仿!形成内容叠加!例如,金星啤酒的UGC里面,频频出现:风太大了、我问你幸福与否等梗!

能否找到IP、能否形成“梗”是触发UGC的关键要素!

UGC触发的两个关键词-传播蛙

(注:梗即模因,可参见《思维病毒》。病毒的使命是复制自己,模因是一种思维病毒,不断复制自己。复制即传播。)

UGC不同于PGC、OGC。UGC是草根内容,是自发传播,可以监控、分析、量化!但是不能制造,很多品牌商幻想去制造UGC,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UGC可以触发,可以不花钱!凡是厂家制做的内容都是广告!

UGC的特点不受品牌商意志为转移,但是可以总结规律,研究规则,读懂消费者,提高UGC触发的概率!

UGC研究触发和监控是线上场景部的重要工作内容,更是线上场景营销的重要指标,线上形成传播内容和量级,线下形成口碑和认知!势能拉起来,达到一定量级后,量变质变,动销自然得以提高!

来源:刘老师数字化新营销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