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运营方法论

今天主要是结合最近看的一本书,《用户运营方法论》,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新的见解。

这本书是汪雪飞写的,BAT的10多年运营经验,写书的时候还在百度。如果要体系化学习用户运营,这个本还是值得一读的。

用户运营,讲究的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核心就四个字:投其所好。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背离自己产品的价值观、背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简单点说:要让用户越变越好。比如游戏运营,不能让用户过度沉迷;网贷运营,不能让用户越借越多。

1、用户的生命周期

做好用户运营,第一步就是要了解用户的生命周期,就像人的生老病死,在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事情。

在一个平台上,用户也会经历4大阶段: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衰减期。

用户运营的目标是:让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LTV)更高

从用户生命周期阶段拆解看:让探索用户更快进入到成长期;让成熟期的跨度更大,让衰减期用户回来到成熟期。

因此,对应阶段用户的运营动作,可以转换为我们常用的运营术语:

新户破冰、存量进阶、沉默激活、流失拉回

用户运营方法论-传播蛙

来自《用户运营方法论》

要把方方面面兼顾到位,需要非常高的水平,你需要懂活动、产品、人群以及数据等等。

一般的大厂都会做人群切分、新户、存量、流失,分成多个小团队负责。

2、运营团队协作

要想做好事情,先找对人,再合理分工协作。

说到选人,做用户运营,我个人认为他需要懂的能力有:文案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用户调研、数据分析、产品思维能力。

尤其是后面两种,不懂数据的运营,很难做到高水平。不懂产品的,很难通过系统能力,实现四两拨千斤效果。

有产品经理、数据分析经验是加分项。

再说到协作,简单的业务,按照新户、存量划分,做用户运营足够了。

但是遇到复杂业务、较大的用户体量。需要进一步细分用户群体,这样才能把各个人群运营效果发挥到极致。

常见的人群划分,都是遵循MECE的划分原则。但有一些人群,可能会有交叉,比如一个金融平台,高净值客群和车主客群这两类,是有重复的。

处理办法是,共同按照自己特征人群的方法运营,核算kpi的时候,双算。运营动作按周阶段对齐,避免过度打扰客户。

3、运营的基础建设

 

做好运用运营,这两大基建不能偷懒。一是,用户标签体系;二是:用户成长体系。当然,如果用户体量少,业务不复杂,可以考虑少做或者不做。

标签是用来识人,权益是用来留人。

用户成长体系,作者给的思路是:用户分层——用户路径规划——用户激励——权益设计。

用户运营方法论-传播蛙

来自《用户运营方法论》

用户权益的设计需要遵循两大原则:第一,围绕产品目标;第二,可以与核心功能实现闭环。

权益激励设计,是根据用户不同分层,设计差异化的权益激励。
用户运营方法论-传播蛙

来自《用户运营方法论》

 

4、用户运营懂点心理学

运营做得好,心理学不能少。分析用户心理,设计运营动作,营销用户决策。这本书,列了13中用户心理,非常适合收藏起来慢慢参悟。

用户运营方法论-传播蛙

来自《用户运营方法论》

摘抄两个不太熟悉的:

1)登门槛效应

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2)拆屋效应

鲁迅提出的,原意是:如果你说要拆掉屋顶,必定会被拒绝,但如果再提出只开个天窗,则往往会被接受。

5、一些新的启发

这本书,在阅读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概念、方法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但稍稍读进去,又有新的体会,成为一本自检的书。

1)它体系化的用户运营方法,再次加深了我的认知,这个是第一点收获;

2)对于用户运营,需要测算这类人群,运营转化的最大值是什么?如果达到了,不要死磕,要转移目标,否则适得其反;

3)用户逐渐流失,要提前预警监控,及时做动作,而不是等用户流失后再召回;

4)平时对用户心理学研究还是少了点,一些用户运营的方法套路,还得继续拓展刷新。

来源:大雄背起行囊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