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一体化的战术机会

bC一体化有五大战术原则:最小单元,最短周期,必抓机会,必用杠杆,直达临界点。

这也是我从事营销工作以来一直遵循的营销战术原则,是非常高效的战术原则。

本系列连续五篇文章解读五大战术原则。

最小单元是毛泽东根据地市场的应用,让最弱的企业也能在局部获得竞争优势。

最短周期是毛泽东速决战的应用,保证速决战,歼灭战,从而以战养战。

必抓机会,因为机会是最便宜也最高效的资源,而且人人可用。

必用杠杆,有了杠杆,弱者可以撬动地球。

直达临界点,不让烧开的水凉了。

01

成功是抓住了机会

《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二条:我们的经营模式是,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比的领先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

这句话里有四个关键词:机遇窗,席卷式,最短时间正反馈,超额利润。

起点是机会,结局是超额利润。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因为抓住了机会。

bC一体化的战术机会-传播蛙

这句话见诸于奈斯特的书《定见》。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战略性机会,有战术性机会。

战略性机会是等来的,战术性机会是找来的。

战略性机会是行业发展的阶段必然性,时间到了,机会就来了。战略性机会需要很强的时间判断能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个行业的发展,总会有那么几次战略性机会。

战术性机会是找来的,只要眼光独到,时刻就有。

02

机会从何而来?

机会是不花钱的资源,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资源。

但是,机会在哪里?

特劳特在《营销革命》中说,发现机会需要副总裁级以上管理者“深入一线”。

1、机会在组织的内外界面

问题在内部,机会在外部。

在办公室听到的总是问题,即使再厉害的企业也是如此。

那么,是不是天天在一线的人员能够发现机会呢?个人一线员工有可能。不过,即使一线员工有人发现了机会,也是例外,不是常态。

2、已经发现的机会不再是机会

当所有人意识到机会时,机会已经消失。机会永远属于少数。在机会上的跟风,只会掉坑里。

3、机会是一种视野

机会需要自上而下的视野,判断机会需要拥有“潜在资源”的能力。而高层恰恰拥有这种能力。

4、副总裁以上管理者“深入一线”

不深入一线,发现不了机会。因为机会在组织内外界面。

不是副总裁级以上管理者,缺乏资源,缺乏视野。

5、怎么把发现机会变成一种流程

简单的方法,就是高层经常“深入一线”。“深入一线”,不是视察,而是发现机会。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线有神灵》。神灵是什么?就是机会。

6、所有人的困难就是我的机会

有时候,大家都有困难,问题太多。这也是机会。

机会是一种思维逻辑。

7、战术性机会是现实的

战略性机会是一种趋势,长期的。战术性机会是可以立即落地变现的。因此,行为力很关键。

 

03

机会方法论

特劳特在《营销革命》中说,战略是成功的战术一致化。这句话非常经典。

1941年,毛泽东在研读苏联哲学家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一书时,曾写下这样一句批注:“在认识过程,战术决定战略;在实践过程,战略决定战术。”

bC一体化的战术机会-传播蛙

毛泽东对战略与战术的看法更辩证。成功的战术一致化就是战略,那么,成功的战术从何而来呢?抓住机会,形成战术体系,可能是最高的战术体系。

一旦发现机会,立即围绕机会组织战术体系。当战术体系成功时,全面复制,就成为战略。

我把bC一体化模式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模式试错。判断逻辑是否成立;第二阶段,模式试对。判断是否可以复制,以及判断最短周期和最高费用比;第三阶段,全面复制。

特别是在弱势的情况下,更应该抓住机会。

04

bC一体化的战术机会

bC一体化有哪些机会?我的实践和观察,有下列机会:

第一,传统渠道逻辑是触达C端,而数字化增加了触达C端的能力。那么,到底是厂家把C端抓在手里搞私域(F2C),还是用于增强渠道(F2B2b2C),这是机会。谁先这么做,谁抓住了机会。

第二,互联网推广的进程与高端化进程重叠。越是高端化,越需要触达C端。这样的机会,谁先抓住谁成功。

第三,数字化带来了线上线下整合的可能,这也是机会,谁先抓住谁成功。

从战略角度讲,都是趋势。只是趋势,未来就是标配。与其晚做,不如和无做。

从战术角度讲,谁抓住机会,就享受红利。

05

东鹏特饮的成功案例

东鹏特饮的数字化很成功,通过“五码合一”模式打通了渠道全链,也就是F2B2b2C。“五码”就是渠道上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码,物流码、经销商码、零售商码、用户码。

现在东鹏特饮的数字化模式已经分开了,但很多企业觉得无效。那么,为什么东鹏特饮有效呢?

原因很简单。东鹏特饮在数字化的每一步都率先尝试,尝到了红利。

bC一体化的战术机会-传播蛙

比如红包,红包刚开始时,一分钱也有人抢。这是好玩。

现在一块钱也没人抢了。白酒行业,槟榔行业,用户红包太大,其它行业的小红包就无效了。甚至大红包也很难见效。

再比如终端开箱红包,确实对产品上架非常有效。过去靠分销人员挨家挨户理货的事,红包做了。但是,当所有企业都这么干时,内卷把门槛抬高了。

再说bC一体化的“一元乐享”,这是打通b端和C端,激活b端非常有效的措施。第一个做的是河南可口可乐,推广新产品非常有效。随着更多的企业应用,效果递减。

打个比方。东鹏特饮花6年时间,从一年级读了六年级,每年升一级。

你现在想学东鹏特饮,那么,你是从一年级开始学呢,还是从六年级开始学,或者把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一年学完?

怎么做都很难。

比较好的办法是,该学的照样学,但在数字化创新的领域,早一步抢先,享受红利。

战术性机会,没有门槛。靠的就是比别人早一步,享受红利。

来源:刘老师数字化新营销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