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对用户的11个核心观点

用户是什么?回归本质,用户的本质就是人。

产品的需求从用户中产生,所以产品经理要多琢磨人的事情。

那人是什么?人的习性是什么?

对于「人」,张小龙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张小龙对用户的11个核心观点-传播蛙

(图为M&C Saatchi公司为澳大利亚邮局设计的广告)

1、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朋友圈拍照和Qzone(QQ空间)的相册有什么区别?

朋友圈的拍照,很多是现实中的,是使用微信的时候当下产生的东西。

Qzone的相册,很多是计算机上传的照片,是从计算机拷贝的动作。

虽然都是发布一张照片,因为环境不同,本质是不同的。

对于产品来说,从中受到的一个很大的启发是:产品要营造一个“环境”,然后由这个环境来决定用户来做什么样的反应,用户会被你营造的“环境”牵引。这是决定用户应该做什么的重要因素。

2、人是懒惰的

朋友圈和微博不一样。

朋友圈的起点是,手机发比打字门槛低,来得更方便。特别是很多年龄大的人,打字很困难。

使用微信的时候,打字很麻烦,特别是用户遇到走路或双手不便的时候,更麻烦。

所以需要语音搜索、发语音,来避免打字。

3、时尚是驱动力

不像十几年前的互联网,产品匮乏、工具少,做一个东西就有很多人用。

现在时尚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强的驱动力,每个产品经理都应该去想一想。

我认为推动微信普及的并非全是它的功能,而是一种偏向时尚的元素: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今天如果你不用微信,你就落伍了。这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

4、人是没有耐心的

我们不会去看任何说明书。

买一件商品回来后,说明书马上会被扔到一边去。

所以如果不能让用户一分钟就爱上你的产品,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来用了。

5、人是不爱学习的

人们喜欢看微博,而不是写博客,所以博客衰落下去了。

我经常讲一个“马桶阅读”理论,如果我们给用户的内容在马桶上看不完的话,就是太多了。这是用户很自然的习惯。

人没有学习知识的爱好,都是被动学习的。假定用户很喜欢学习、很喜欢知识,这个出发点可能就错了。

6、群体是“乌合之众”

如果我们聚在一起去做一件事情,那我们就是“乌合之众”(中性词,描述一个群体现象)。

群体智商必然是不如个体智商的,因为大家都喜欢趋同,向别人看齐。

对于互联网产品,用户是群体,不是个体。

对于一群人来说,他们变成一个整体以后,可能会做出一些个体想象不到的很疯狂的事情。

7、重视草根用户

我们经常思考,假如一个“草根”来用你的产品,他会怎么用?这代表了大部分用户的状态。

做互联网产品时,我们经常会犯的错误是:以为你的用户就是你周围那几个朋友和同事。

其实你的用户无处不在。

8、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

为什么三星的Note会这么受欢迎?那么大的一个手机,一只手抓不过来,又不方便放在口袋里。

后来我们发现女士在使用Note的时候,就算指甲很长,敲字也很方便,这看起来是很实用的设计。

伟大的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而不仅是提供一些功利上的好处。

9、让不上微博的用户来用你的产品

真正的用户,并不是我们周围的人。

最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不上微博但在朋友圈发图~

10、人性化就是以己推人

我们自己也很懒,也不喜欢学习,不喜欢看内容超过半小时的文字,喜欢上微博...

通过自己,或许你就理解了人最普遍的心理。

所以,在产品里面,我们往往是靠自己的感觉来做决定的。

11、需求是满足人性的贪嗔痴

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

贪嗔痴是佛教里说的三毒:贪,就是贪婪;嗔,比如说羡慕妒忌恨;痴,比如说非常喜欢微信。

我们每天都在分析人的心理偏好、缺陷或弱点,我们需要了解人性的多面性,而不一定只是弘扬人性伟大美好的一面。这和道德没有关系。

微信新版本出来后,我们建议用户不“少发微信”,是我们了解用户后从另一方面对用户的关心。

这些关于人、关于人性的观点,虽然是张小龙几年前分享出来的,目前看起来,仍然不过时。

因为行业不一样,产品类型不一样,高度和格局不一样,当然,张小龙说的也不一定是对的。

但无论如何,这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解用户的一个视角。

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产品经理要避免沦为功能经理、工具人。

这样才不会磨灭我们的产品、对产品岗位的热爱。

热爱,是做好一件事关键。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这本书有关于张小龙对用户、需求、设计、气质、UI等多个方面的系统理解。

如果你也想看,关注我「产品笔记」,回复「产品观」,获取PDF精简版,一个值得打印出来的文档。

 

来源:产品笔记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