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投放从“投广告”演进到“投商品”

经常有广告圈朋友问我:“我们投广告,基本就是搞搞素材、堆堆计划、盯盯数据,枯燥而低效,现在你看到什么新的思路么?”

其实,如今的广告投放跟五年前相比,早已脱胎换骨,由“获取更多流量”朝着“追求商业利益”大步前进。也就是说,买来多少量并不重要,关键是创造了多少收益。这方面的产品进展很多,今天就来说一个我认为特别重要的方向——从“投广告”演进到“投商品”。

这件事,我最早是从一个日用百货类的广告主朋友那里听说的。他们旗下的商品单元很多,有接近三百个。最近,他们专门花了一两周时间,在腾讯广告的电商行业投放平台上仔细地完成了商品库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对商品的细致描述,比如规格、价格、成分等等。随后,再基于本次投放的商品,创建相应的广告。

在这种新的投放模式下,他们整体投放的起量成功率提升了15%,拿量规模对比同类商品,也提升了8%。可以说,通过拥抱“以商品为中心”的营销思路,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从广告投放到商品投放,这里头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大家又应该如何利用这种新模式呢?咱们今儿就来聊聊。

从商品出发,重新理解投放逻辑

先来直观了解一下,什么是“投商品”。传统的广告投放,大家都很了解了,基本上可以分成账户、计划、创意这几个层级。即使是同一个商品,也可能会围绕它创建多条不同的广告计划,而系统也把他们当成独立的单元,来积累数据和建模学习。

而在“基于商品投放”的理念下,在广告之上又多了一个“商品”的层级。也就是说,在投广告之前,广告主要先把你卖的是什么货,以及相应的品类、价格和其他参数输入管理起来。然后,先选择标品,再在标品基础上创建当次的广告计划。这也就是从“广告投放”转变成了“商品投放”,也就是我们说的“以商品为中心”。

我问过几个刚接触这事儿的朋友,大家一开始的普遍反应是有点不理解:非要在原有广告投放流程上加上商品建设环节,听上去好像挺麻烦,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没错,这事儿要是在脑子里转不过来,您也很难积极地用好这个新模式。

其实,您想想原来投放过程里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明明我卖的是同一个东西,成单也成了不少,转化率高低早就再清楚不过;可是为了搏起量,我又设了一大堆计划,每条的数据都要从头学起,这真的好么?不,这不好!

而媒体提出的“全面商品化”,正是解决这种低效性的不二法门!要知道,在同一款商品上获取更多利润,是广告主的终极商业目标。而在营销的过程中,广告计划是快变的、割裂的,而商品本身是长期的、稳定的。只有明确告诉系统,哪几条计划背后是同一个商品,才能有效地把数据串接起来,让系统的决策越来越精准:假设系统学习需要十个样本,如果分成十条计划投,那总共需要一百个样本;而把背后的商品串起来以后,样本量的要求就少多了!于是,广告效果飘忽、起量困难等问题,才会有根本变化,也就从根上断了堆计划的必要性。

除了把不同广告计划串起来这个作用,在“商品化”的建设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广告主补充商品ID以外的其他信息,比如品类、价格、体积重量等。那么,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咱们就拿品类信息来说,对一个新商品,系统本来对它一无所知,需要积累实际的投放数据进行建模。然而如果我们知道他是一款“保温杯”,是不是以往其他保温杯的数据,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了?这也就是说,商品信息的完善,对于投放效果的冷启动,是大有帮助的。

另外,像成本这些商品信息,对于更准确地评估一款商品售卖时的真实利润,也是非常关键的。在靠谱利润评估的支撑下,营销的过程才能更贴近商业本质——挣了多少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流量思维指引下的ROI指标——收了多少款。做电商的朋友,您一听就明白了,这样才能避免那些看起来转化率很高,实际却是赔本赚吆喝的商品啊!

虽然理性上说,大家不难理解其中的道理,但是毕竟要付出一些额外的工作量(见下一部分内容),总是难免觉得麻烦。但我想说的是,在商品库建立以后,后期只需要简单的维护即可,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投放稳定性的提升,并大大降低建计划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抢先拥抱这一趋势的客户,会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先机!

围绕商品投放,要从哪里入手

其实,我们上面提到的以商品为中心进行投放,并不见得只适用于电商行业。比如我们在《职业教育增长,正在“电商化”》一文中介绍过,职业教育行业根据课程方向不同,也存在着类似“商品”的概念,只不过其中不同商品营销和转化流程的差异性,会比电商更大。因此,我们先聚焦在消费品电商这个赛道,来看看商品化的落地产品,是什么样的。

我们还是以腾讯广告的电商行业投放平台为例,可以参考下图的界面示例。这个平台跟我们常见的广告后台相比,最显眼的就是多了“商品”这个标签页。

广告投放从“投广告”演进到“投商品”-传播蛙

咱们就以这个平台为例,来看看如果要做“商品投放”,有哪些地方需要关注。在这些事的背后,有一条贯通始终的运营目标——打通整个交易链路。

第一步,就是咱们本次讨论的核心——“商品”。首先我们要管理商品库,作用是建立广告背后的商品体系,也就是在上图中“商品”这个标签页中完成的基建工作;

提醒大家注意,我们这里说的商品概念,是具体某广告主与某标品的组合,称为APU,而标品就是电商常用的概念SPU。这个很容易理解:同样是卖苹果手机,官方直销与代理商卖,在定价、转化等环节上都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客户在商品管理这一步,是要从系统的标品库中选择自己要投放的产品,当然如果库里没有,那就要自己先建品、完善商品信息;然后把选中的标品(SPU),关联到自己要投放的广告计划上,那么APU就是专属于该客户的了。

第二步,就是咱们所谓的“链路”。在商品建立和关联完成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选择正确的链路和出价点,也就是说,让平台明确理解营销目标。

这么怎么理解呢?说个极端的对比:同样是卖货,要是零食,那用户感兴趣就直接买了;可要是卖扫地机器人,您就不能落地页直接让用户付款了吧?也就是说,客单价越高、决策理性程度越强的商品,就越需要在转化链路上加入一些容易发生的中间节点,比方说,让用户加企业微信、关注品牌社交帐号,这样先建立联系,买东西的事儿再慢慢来。

在商品化投放的框架下,即使是同样的商品,客户设计的转化链路不同,那显然对应的出价点和建模数据都不同。

因此,这一步的作用,广告主得精心设计、明确表达一个完整的营销流程。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电商行业投放平台已经为大家设计好了最常见的九种链路,大家只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就可以了。

 

广告投放从“投广告”演进到“投商品”-传播蛙

第三步,大家都很熟悉了,那就是尽可能全面地提供第一方数据。这一步相当于给平台的算法引擎提供燃料,为后面的智能优化打下基础。

这一点要结合上面的链路设计来理解:如果转化目标设定成了企业微信,那仅仅回传这个事件还不够,还需要把后续真正发生的用户留咨、下单等信息。这样一来,平台才能在建模时,真正做到帮客户“获取商业利益”,而不是只优化浅层目标,拉来的都是没钱只捧人场的围观群众。

第四步,关注自己的营销需求,在媒体平台上选择更合适的工具,让投放如虎添翼。

如果把电商客户在营销过程中的种种诉求总结一下的话,基本上可以提炼成两大任务:新品发掘和启动、成熟品的投放运营。我们前面说过,在传统投放模式下,很多客户用的是“大力出奇迹”的办法,靠多堆创意筛出几条好的。而在商品化体系下,这两个任务的智能程度都有了很大提升。

从去年八月份以来,腾讯广告一直在推动商品化的建设。以腾讯广告系统的升级为基础,他们在电商行业投放平台中也根据新品冷启动、爆品孵化等商户诉求,提供了不同的策略能力。

“上新易”,主要面对品牌卖家上新时,针对新品快速度过学习期的问题。通过商品化体系的建设,系统将多个计划的数据打通,并通过一系列曝光助推的策略,帮助客户实现新品的快速起量。

“爆品通”,主要面对商品数量较多的铺货型卖家。客户有大量的商品在架,但是不知道哪一个会爆,这时诉诸爆品通,它可以通过分层助推等孵化机制,快速检验哪款产品有爆品的潜质,这比客户拍脑袋的决策要靠谱。

后续在广告运营层面,客户也可以通过“商品智投”这样的能力,实现自动化托管和投放服务,把人工盯广告的低效工作直接交给系统就行了。

还是说回前面那个日用百货客户,因为客单价不高,他选择了直购链路,选择下单作为出价点,然后将小程序下单交易数据回传给平台。在基建完成以后,用爆品通这个工具帮他们从三百多APU中打造了五六款消耗超过百万的爆品,又进一步用商品智投带来了起量成功率15%的提升。

@-@

看起来,商品化的投放模式,是有助于营销回归本质,朝着打通整个交易链路、精细化增长的方向发展的。

这种以商品为中心的投放方式,对客户传统的广告投放逻辑是一种颠覆,然而也更容易帮助商家接近卖货的根本商业目标,摆脱低效粗暴的流量思维。今天,随着整个数字营销大环境日益精细化,更追求商业成功而非粗放增长,而从商品出发度量营销,正是客户们必须完成的思维转变和技能升级。

 

作者:大数据仁波茄

来源:计算广告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